马院教师热议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发布时间: 2022-10-18 浏览次数: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开幕会直播一结束,马院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初步体会引发强烈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蒋强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思政课教师,就是打造思政“金课”,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讲好思政课,为提升学生获得感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准确运用“八个相统一”的方法论,不断推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凝练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品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引导学生学好思政课,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引导青年学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韦静表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大会,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及时推动二十大会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我们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及世界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讲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闫娟表示,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各项工作中心环节。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对此,坚守思政理论课教学一线十余年的我深受鼓舞,也倍感压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将一如既往地站好三尺讲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提高思政育人效果,完成好铸魂育人的历史重任,在新时代建功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办公室主任姜波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二十大的报告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具有强烈的震撼力、穿透力、感召力,将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思政理论课教师,我们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认真学习报告精神,并将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堂之中,尽快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学习、领会报告的丰富内涵,将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图书馆馆长林莉表示,这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华夏大地上演着精彩传奇的“中国故事”,创造着激动人心的“中国奇迹”,书写着气象万千的“中国答卷”。

管理学院书记曹大友表示,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和基层党务工作者,觉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肩负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本领,提高自身素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的篇章。

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锐表示,我们要在课堂内外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用心、用力、用情讲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用新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坚定青年学生的信仰,引领青年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增强政治定力,提升实践能力,发挥历史主动,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接班人。(撰稿:陈慧 审稿:蒋强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