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典型案例: 聚焦“四环”同心圆,着力构建“一二三四”实践育人新路径

作者:盖昊宇来源: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3日点击数:


聚焦“四环”同心圆,着力构建“一二三四”实践育人新路径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实践育人典型案例



    一、主要思路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将青春之花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是安徽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同时也是安徽省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把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引领青年大学生在丰富的实践育人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实践能力,锻炼干事创业本领。

    二、主要做法

   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持续将立德树人作为“1”个核心,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2”个结合,推动课程思政融入校外专业实践、劳动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实践、创新创业融入志愿服务实践“3”个融入,构建红色理论课堂、基层调研课堂、乡村实践课堂和融媒网络课堂“4”个课堂,积极探索“1234”实践育人新路径,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基层,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在开展“三下乡”活动中,聚焦“学、思、践、悟”四个重点环节,采取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等方式,让实践育人全过程“营养”更高、“火候”更足、“味道”更浓和“色泽”更亮。

    (一) “学”红色理论课堂

    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主线,先后前往金寨县红军广场、革命博物馆、立夏节起义旧址、太湖县大龙村烈士墓等处,通过革命旧址现场教学、红色主题道德讲堂及乡村振兴情景党课等方式,引导青年学子边走边听边看,让红色理论课堂营养更高、品质更好。

    (二) “思”基层调研课堂

    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调研、留守儿童现状调研,孤寡老人帮扶调研、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等工作,结合对国家战略深入基层一线实际考察,增强青年学子对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的深刻认识,让基层调研课堂火候更足、内涵更深。

    (三) “践”乡村实践课堂

    紧扣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主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组织开展帮农助农系列活动,采收玉米、修剪葡萄、清扫街道、整理贫困档案、电子产品维修等,将劳动教育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让乡村实践课堂味道更浓、意义更大。

    (四) “悟”媒体网络课堂

    紧扣“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主旋律,通过实地指导、线上帮扶和宣传推广等方式,完成援建村域融媒体工作室、搭建村域线上直播平台、拍摄丁埠村脱贫攻坚宣传片《红色之村南溪丁埠》、拍摄大龙村乡村振兴宣传片《太美太湖山涧大龙》等工作,实际解决基层乡村宣传工作资金有限、人才匮乏和渠道单一的问题,进一步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厚植家国情怀,让媒体网络课堂色泽更亮、成效更实。

    三、取得成效

    2018年以来,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三下乡”活动累计组建校级重点团队20支、院级重点团队90支,深入安徽、河南、浙江等省份近百余县市,开展各类实践活动7080场次,累计参与人次达4416人次;学院于2019年、2022年和2023年三次获得安徽省三下乡省级优秀团队;学院“三下乡”活动获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品牌案例;学院与金寨县丁埠村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建立校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个、搭建村域融媒体工作室1间,拍摄宣传片2部,师生多人获得志愿服务属地团组织和社区的认可和表彰;历年的“三下乡”活动被安徽教育信息、太湖县人民政府网站、太湖县融媒体中心、南溪镇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媒体累计报道20余次。

    四、推广经验

    (一)党建带团建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党团的引领贯穿“三下乡”活动全过程,在志愿服务中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作用,促进党建团建和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实践育人活动中注重思想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两者围绕育人目标相得益彰。据统计,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三下乡”活动团员参与率100%,团学干部参与率100%,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率达90%,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内容,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示范性。

    (二)科学设计和管理,契合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坚持育人导向,结合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工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围绕社会热点和学生力所能及的契合点设立合理可行的实践项目。在“三下乡”开展了理论宣讲、主题调研、帮农助农、义务维修和结对共建等工作,在活动实施中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奉献青年力量。同时,注重过程管理,实施前开展路演,实施中记录反思,结束后总结提升,适时对实施情况开展评价,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坚持协同是实践育人效能的催化剂。一是融合课内课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实践育人活动纳入第二课堂管理。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三下乡”活动根据《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奖励学分认定细则》给予学分奖励,同时定期表彰通报,与第一课堂协同开展育人工作,较好地促进了一课二课协同。二是协同校内校外,为学生搭建校内外协同的实践载体和项目,寒暑假期间组织实施“三下乡”,更多的围绕社会需求开展实践活动。在校期间,紧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和学生成长组织设计活动。通过协同,提升了实践育人效能,激发了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热情,进一步发挥青年力量和作用。三是协同学院党政和专任教师的力量,强化对项目的共同指导,促进大学生专业水平提升和思想认识提高,最终达成实践育人目标。

    (撰稿人:盖昊宇,审核:丁浩)

上一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典型案例:传承创新徽派技艺 双线联动文化育人

下一条:我校荣获“省档案工作协作组成绩突出组长单位”称号

Baidu
sogou